您的位置: 首页 > 公司新闻

汉宏智能:浅析中国制造在疫情面前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日期: 2020-05-11 17:49:02

返回列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中国在世界面前展示了强大的政府组织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实践证明,世界工厂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制造业体系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上效果显著。有些企业把疫情当作机遇,不仅完成了社会责任担当,也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但受疫情影响,不乏有倒闭的企业和在生死边缘线上挣扎的企业。疫情对企业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这要根据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来具体分析。

疫情暴露出制造业中“人”的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制造业发展源于廉价的劳动力,199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重量不足3%。后来,随着国外大量的生产制造商涌入中国,改变了中国制造业的状况,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在2010年时我国制造业已占全球制造业的19.8%,成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国家,2018年更是超出了原来的30%,多年持续稳居第一。但是用工成本却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出1995-2018年的工资变化数据。
由此可见近十年工资成本已经翻倍增长,并且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我们也可以横向对比一下全球用工成本。现在的中国的工人工资是东南亚国家的两倍,超过拉美国家,与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以下是中国普通工人工资与东南亚各国的比较数据。
 
廉价的劳动力可能是制造业发展的动力,高额的人工成本却逐渐成为企业的负担。疫情的冲击让企业很难承受业务下滑后高额的人工成本,不得不减产裁员。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复工后无人可用的情况。未来中国也会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将会减少。我们可以从下图看出适龄劳动力人口的变化。
此数据只能反馈出2010年后适龄劳动力人口在减少,同样我们不能忽视,随着中国教育的普及让更多年轻人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择业时将会减少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岗位的选择。未来可用的劳动工人数量将会减少。这使得“人”的优势可能不再明显,会转变成不稳定的因素。疫情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制造业为何如此艰难?
疫情把智能制造推向新的高潮
我们先了解一下近年来智能制造在中国的发展,以下引自参考消息:
外媒: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率猛增 未来5年或有5%的工人被取代
参考消息网2019年12月27日报道 外媒称,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对中国国内近2000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中国近5%的劳动人口的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
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2019年12月24日报道,调查发现,机器人的使用率已从2008年的12%升至2017年的37%。仅从2015年至2017年,使用了机器人的企业占比就从8.1%增长至13.4%。
报道称:此外,2015年至2017年,参与调查的企业对机器人投资的年均增速高达57%。这种增长主要影响的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
报道称:2015年至2017年,机器人取代了9.4%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大学及以上的员工数量却增长了3.6%。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中国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该组织的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年均增速有可能达到15%至20%”。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前主席乔·杰玛说:“就年销量和经营存量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他说:“这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他市场从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过如此强劲的增长。
港媒:中国拿下工业机器人市场“六连冠”
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9月22日报道,国际机器人联合会18日在上海发布年度报告称,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是全球五大机器人市场。
报告说,中国2018年安装了15.4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装机量的36%,超过了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总和。报告还说,中国的装机总价值达到54亿美元,同比增长21%。
报道称:以销量计,中国也一直占据榜首位置,尽管同比下降了1.73%。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报告说,这是因为外国机器人制造商的销量下降至11.3万台,降幅达7.2%。然而,中国制造商的销量却逆势增长,同比增长了16.2%。
ABB公司副总裁、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副会长史蒂文·怀亚特说,这种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趋势是中国激励国内制造商的政策带来的。
报告说,去年,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制造业中每1万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达到140台,高于全球99台的平均水平。
怀亚特说:“十年前,中国的机器人密度约为20,而今天是140。”他指出,随着中国未来继续提高机器人密度,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对此表示赞同。
曲道奎说:“我们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将大幅增加。”他还说,中国用了40年才使机器人密度达到目前的数字,2016年之前,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始终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报道称:在21日于上海结束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机器人成为了焦点。
新松机器人公司17日发布了中国首个工业软件和控制平台,该系统将成为中国工业物联网发展的基础。
据估计,2019年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将增长4%,家用机器人销量预计将增长15%。
人工成本的增长并没有影响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地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其实已经悄然在制造业中发展开来。
疫情期间很多“无人工厂”成为了亮点。其中典型案例富士康的“熄灯工厂”。
以深圳“熄灯工厂为例”整个项目导入108台自动化设备,并完成联网化。
制程中SMT导入设备9台,节省人力50人,节省比例96%;ASSY导入设备21台,节省人力74人,节省比例79%;Test导入设备78台,节省人力156人,节省比例88%。
该生产线从318个工作人员降低到38个工作人员,生产效率提升30%,库存周期降低15%。
疫情过后,更多行业也将加速推向“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的确,疫情结束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装备制造技术提高企业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用工风险。可见智能制造将在疫情过后迎来新的高潮!
疫情让全球制造业面临洗牌
疫情让世界制造业面临洗牌,中国政府对制造业指明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
魏际刚:疫情在全球暴发对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球流动带来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并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调整。同时,疫情严重地区供应链上的某些环节可能面临破裂甚至消失,部分跨国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部分产业加速衰退与转移,供应链金融风险凸显。经过本次疫情冲击,全球制造格局会进行新一轮洗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的制造大国,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又是全球供应链的枢纽,制造业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加之中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稳妥推进,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制造竞争力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自我恢复能力强。但是,那些疫情严重且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的国家与地区会受到很大影响。
就目前而言,疫情让许多国家感受到了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性,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制造业回迁的政策。其实多年前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鼓励制造业合资本地化生产的政策。对于中国,这或许是挑战,亦或是弯道超车的机遇。
中国政府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万亿级别的新基建政策,涵盖七大领域。 
无论是今年发布的“新基建”,还是近年来政府支持的“两化融合”等,都是落实李克强总理2015年5月签批的《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2020年正值十年规划过半之际,新冠疫情检验了国家十年规划的正确性。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道路上,制造业是否看清了所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河南汉宏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工厂事业部专注研究现代化工厂发展遇到的问题,结合物联网、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现代化工厂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先进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打造数字化工厂、绿色工厂、无人化工厂!
部分数据和资料来自网络\让改变世界的人去改变世界吧\汉宏智能将专注改变您的生活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8037893887 公司地址:财智名座
服务项目

智慧社区 智慧工厂

解决方案

服务热线:
18037271222

河南汉宏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20009564号    营业执照